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
認識 當前教育困境 , 調整 學習的方向 , 改革教育平台


這是節錄學長的一句話 :

"...電驛是很專業,我是自習及會使用而已!..."

(註解 : 電驛 (relay) , 一種電力網路控制元件)

[ 認知 的本質 ]

這是個關鍵點 , 教育是 知識的傳承 , 但是 每個人的認知以及表達 是不同的 .

我們認知 新事物 需要 背景知識 , 但是每個人有著不同的 角度 / 深度 / 廣度 . 學校教育的困境在於 :

嘗試以單一教師 , 面對 諸多 不同背景知識 的學生 ,
在有限的時間內 , 以一種(或者 已知的幾種)方式解說 ,
不幸的是 , 時間不足之下 , 課堂上 , 並不會(不容易)有 "幾種" 方式的解說 .

高等教育 如果以 產線方式生產 "準專業人員" , 用以服務產業 , 那就是沒弄懂 教育與學習的本質 .

學習並不是 食物的擺盤與擺飾 , 它必須產生實際的化學與生理變化 , 像 食材 的入味 或者 調味料的 發酵 結晶 . 這樣深度的變化 , 嚐起來 , 才會深刻 有味道 .
人工香料與色素 , 可以讓清水快速變成雞湯 , 但這絕不是食物的真正味道 .
教育與學習也是這樣 , 速成的概念與執行教育的方式 , 還是衍生自大量製造的價值觀點 , 但是違背了認知的本質 .

這也就是 大學生 花費上百萬 (四年教育與在外食宿費用) 要注意的地方 .
企業主 真的不會相信 大學生是立即可用的人才 .

[ 可用之才 的條件 ]

企業主 以及 社會期待 大學生就業時 , 能夠有 :
品德 / 溝通 / 協調 / 創意 / 學習 / 解決問題 的能力 .
(當然 人的能力還有非常多 , 像是 分析 推理 運動 表達 組織 抗壓...)

學生一天八小時在學校 (國中開始) , 學校教育注意到 上面幾項能力的培育嗎 ? 就我看來 , 比較像是 著重於 教材的充填 工作 . 這樣的人才 撐不起社會國家的需求 , 大家都得 出社會後 , 自己多學習 , 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, 教育方向以及效率大有問題 .

[ 時間 以及 效率 ]

時間有限 , 內容卻想包山包海 , 這樣的教育 容易 讓學生欠缺深度與融會貫通 的 理解空間 . 教師知道自己的科目 , 但是學生只是被動地被填鴨 , 塞完餡料 , 就丟給下一年級或者學校去處理 (非常地 生產線一貫作業方式) , 以塞完為目標的教育 , 讓我們很擔心 , 這樣的教育可能是 不知何去何從 的那種吧 .

也許工商社會演進 , 需要更多領域的人才 , 但是基本能力還是那幾項 , 剩下就看教育方向 與 學習效率 了 .

[ 解決方案 ]

您如何終身學習 ? 一般是 做中學 , 最有實務與理論交互驗證的機會 .
如果是想要 理解新觀念 , 可以透過 搜尋引擎 , 找到三到五種不同 角度 與 深度 的解釋 , 透過閱讀的方式比對背景知識達到了解的程度 .

不論是哪個年級的教育成本 , 來自人民納稅或者父母或者學子自行加碼 , 也都是國家資源的消耗 , 一定要注意 用在對的方向 (避免重複投資 或者 錯誤投資) 以及 保持效率 .

依據 搜尋引擎的概念 , 我們可以 在學程設計上 , 把 這門課的 樹狀結構畫出來 , 每個關鍵點 , 會有幾項需要同時發展與具備的 觀念 , 目前學校教育的問題在於 :

1. 想要以有限師資與時間 , 企圖讓 數十名(甚至 數百名) 學生理解同一種教材與解釋方式 . 老師的表達角度與深度 , 不可能同時滿足 數十名(甚至 數百名) 學生的需求 .

2. 每一種觀念解釋 , 地球上總有公認說得最好的幾種方式 , 限於時間 以及 老師的經驗 , 學生在課堂上是沒辦法聽見的 . 這是相當浪費過往人類知識以及表達經驗累績的成果 (重新造輪的事情 , 在教學工作上 , 一再重複)

如果 優良的觀念解說 受到限制 , 像是 專利保護 或者 有限的教材與師資 , 那就太可惜了 .

[ 如果線上教材 , 讓每種觀念都有 三到五種公認最佳的 角度與深度 的解說 ]

網路的教材 可以協助 教師 時間與經驗不足的部分 , 高素質以及充分的觀點與解釋方式及深度 的教材 , 可以在網路上 , 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方式與深度 , 探索整個學程 , 這可以一下子打破 僵化或者有限的教育資源限制 , 以級數的成長的比例 , 打通學生的學習寬度與深度 .

[ 人師的職責 ]

有了網路教材 (學程/多元內容的教材) , 老師才能空出時間 , 真正做老師該做的工作 : "有教無類" , 提點每個不同程度 與 認知方式的學生 , 展開學習之旅 , 而不會困窘於 時間不夠 (雖有熱忱 但是沒時間個別指導) 或者 教材不足 (不同深度與角度的教材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